國家衛健委23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,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的政策效益日益顯現,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突出作用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7700余家二級以上醫院建立起了預約診療制度,提供線上服務,全國建成互聯網醫院已經超過了1100家。
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在很多醫療機構逐步從“可選項”變成了“必選項”,從“錦上添花”變成了“雪中送炭”,互聯網醫療已經成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,公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也得到了更好、更便捷的體驗。
毛群安介紹,國家衛健委先后出臺了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便民惠民的10項服務30條措施,目前,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,并投入試運行。700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了省統籌區域平臺,2200多家三級公立醫院初步實現了院內信息的互通共享。
從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
在去年8月的首屆互聯網醫院大會上,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副調研員王斐說到: “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疫情當中,獲得了發展契機,互聯網醫院已經成為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”
疫情期間,武漢市新增互聯網醫院達到16家。疫情高峰階段,當線下醫療很大程度上被擠占之后,線上醫療服務發揮出重要作用。
建設互聯網醫院四大核心
充分重視互聯網醫院建設
不管是從政策要求或者外部環境需求來看,互聯網醫院已經成為“必選項”。醫院管理者不得不重視這項建設工作,以醫院管理的角度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,實現互聯網醫院在實體醫院的用好、用長和用出效果。
同時,線上診療也面臨醫療質量安全、數據傳輸等風險,以醫院管理者的角度,應充分重視互聯網醫院建設,重視線上線下醫療安全同質化,重視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對線上診療的監管,這也是新時期醫療衛生機構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前瞻力。
總而言之,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和運營是醫院與企業相輔相成的結果。醫院的重點和前瞻性的高層規劃可以使互聯網醫院發揮更大的價值,這不僅是因為患者可以充分利用在線診療服務,而且還可以通過運營實現資源的互聯。實現醫療服務的標準化,患者的精細化操作,品牌產出的正?;约霸鲋捣盏亩鄻踊?。